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稱康文署)主辦、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及統籌的「2024粵港澳大灣區藝文界交流會」,第二天的圓桌會議開放供公眾參與。其中第一部分的題目是「文化空間:記憶與創意的跨界探索」,四位講者分享的劇場空間形態各有不同,其他城市的經驗讓人大開眼界。剛巧筆者在早前觀看了本地劇團劇場空間在「2024年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下的社區巡迴演出,從一場會議到一場表演,讓人思考如何能更善用社區空間演出戲劇。
先概略介紹「2024粵港澳大灣區藝文界交流會」圓桌會議的第一部分「文化空間:記憶與創意的跨界探索」、每位講者針對劇場空間的演講內容。第一位講者安妮是北京南陽.共享際劇場顧問、蘇州蘇藝演藝文化集聚區顧問,她引用「社區塑造」的概念,以三個成功的劇場空間為例,提出如何活用當地資源來打造社區的文化空間,例如南陽.共享際劇場是一個職住一體的複合業務空間,劇場除表演空間外,兼有咖啡館、劇場辦公室甚至是劇場人的居住空間,可謂是劇場人的理想生活形態;蘇州蘇藝演藝文化集聚區是一個新城區結合傳統劇場的文化區項目,傳統的表演形式可在社區內不時上演;寧夏銀川的遙劇場則是同場另一講座嘉賓李思遙所創立的劇場,圍繞「身在邊地」的概念,劇場從演出空間到餐飲銷售,無不具李思遙的個人標記。
第二位講者是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理事長的莫兆忠,是澳門的劇評人、劇場編導及活動策劃人。他提出「旅行劇場」的概念,以劇場的眼光看待澳門社區,令澳門處處都是他的劇場空間。他以表演團體「足跡」為例,其《咖哩骨遊記》結合口述史、歷史文獻及偽遊記敘事,讓參加者可以非常規、近乎遊戲的形式去體驗各地點的「戲劇」演出。而另一例《隨身誌》靈感取材於電影《下一站,天國》,參加者在四個不同的設施中找尋死者生前的回憶,由於參加時間不同,參加者體驗到的故事也有出入。
第三位講者是「一台好戲」的創始人及行政總監的漢坤,「一台好戲」是在上海「出圈」而在內地多個城市相繼發展的品牌,主打是「新演藝空間」的概念,即將一個空間例如是辦公室、展覽廳打造成一個專屬、能供長期演出的固定舞台,如小酒館,稱之為「星空間」,其環境式駐演音樂劇《阿波羅尼亞》先在上海亞洲大廈演出,因非常受歡迎而陸續在其他城市設立分館。理念是將演出變成生活日常,提供沉浸式的觀劇體驗。
第四位講者是新加坡藝術團體「避難階段」的藝術總監劉曉義,他首先是打著「反藝術節」形式化的旗號(他後來解釋「反藝術節」是標題黨,並不是真的否定藝術節),分享了他只有一個演出的「藝術節」策劃經驗。他的獨立藝術節「末端試驗」,是一個藝術家發起的藝術聚會,在江蘇東布洲的村子廢墟、書店、馬路、草場、藝術館等各式場所進行各種戲劇演出、行為藝術、展覽、交流會等,邀請不同城市的藝術家就文化生態及文化政策進行批評、討論。
四個藝術家提出的四種戲劇空間各有不同,甚至可說是互相對立的。以莫兆忠提出的兩組概念「集體 – 集中 – 線 – 靠近」和「分散 – 個體 – 點 – 距離」為框架,「社區營造」及「新演藝空間」是前者,致力於打造一個專屬的文化空間,置身其中,讓人有沉浸感。而「旅行劇場」及「反藝術節」的藝術節即屬後者(或傾向後者),將城村變為戲劇空間。但各理念雖表面不同,其實立意都殊途同歸,就是將藝術融入生活,讓藝術成為日常;而任何空間也可以成為劇場(或者說被打造成劇場)。這個說法對香港劇場而言,有甚麼啓發呢?
康文署自1999年起推出「社區文化大使計劃」,每年邀請本地表演藝術家或藝團出任社區文化大使,在室內及戶外場地,包括社區內的公共空間演出。劇場空間是2024社區文化大使計劃的藝團之一,計劃名稱「香江神探 也文也武 ─ 非物質文化保育之旅 」。除了戲劇、劇本編作工作坊外,劇場空間在九至十月時共舉行了19場的社區巡演(有一場因颱風須要改期),由專業演員演出名為《香江神探 也文也武》迷你互動音樂劇。演出地點主要是公園的小舞台、廣場或戶外劇場。雖然只是一個約一小時的演出,但製作很有誠意並不馬虎:佈景道具、衣飾音效齊備;劇本因為無甚查案原素所以不明白為何叫《香江神探》,而劇情亦需回應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標,但劇中男女戲班劇情開展合理、人設有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置入」不生硬,觀眾更可以學到相關小知識。而眾演員頂著九月十月高温落力演出,在戶外做音樂劇,唱字大致清楚,没有字幕也能理解。演員具親和感,面對街坊或路過的人都未受干擾、演出自然。其中郭俊傑飾演的藍師父演得生動、積極投入和現場觀眾互動;演員李妮珊表情動作有喜劇感、份外「入屋」,令人印象深刻。
社區文化大使計劃已有接近二十五年的歷史,回想圓桌會議的討論,政府或劇界是否可以思考此類在社區演出的戲劇是否有可能做得更多、更深入。其一是和社區的聯繫,圓桌會議提及演出空間其實和當地社區大有關係,承載著當地的「記憶」。是此劇場空間遊走十多個社區,但筆者觀看的兩次演出也未見劇情有任何和該社區的聯繫(亦可能只是該兩次碰巧没有)。如果劇團在不同社區演出時能在劇情上稍為「加料」,提及社區的地理或名物,即使只是數句台詞,也可拉近和街坊的距離。其次是和現場觀眾的互動,劉曉義展示「末端試驗」的相片時,不經意地提到現場亂入的村民,而這些不經意出現在現場的人,也是和傳統戲劇中不一樣的趣味點。如果社區演出能和這些偶然路過的人作出互動,相信會更加有趣,也提高每次演出的驚喜。現時《香江神探》也有小部分和觀眾互動的情節,例如派發宣傳品、角色走到「觀眾區」觀看女子劇班的演出等,但既然稱為「互動劇場」,可以設計更多的情節來提高互動性。最後是康文署作為既推廣藝術文化、又管理公園、博物館等政府場地的部門,是否可發揮協同效應,協調出更多政府場地以作文化表演之用。特別是各大博物館及文化空間,非常適合環境劇場或莫兆忠提及「旅行劇場」的演出地點。例如香港鐵路博物館及李鄭屋漢墓博物館等文化歷史民俗博物館,一聽便非常有戲劇感;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以嘗試不同類型的演出;尖沙咀的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及香港太空館本身是一個文化組合地標,讓藝術演出走出文化中心,活用其他公共空間,甚至以維港作為劇場空間,相信能令演出更有新意、更具吸引力。
康文署的網站提及「觀眾拓展辦事處致力推廣文化藝術的發展,務求令文化藝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此目的和前述的各劇場空間理念不謀而合。筆者在多個場合也聽到劇團表示疫情後的觀眾人數急降,正因如此,香港劇壇需要有動能持續發展,以製作更有活力、讓人興奮的作品,吸引新觀眾、也留住舊觀眾,同時也很實際地以藝術推廣文化旅遊,打造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此,除了提供資助、舉辦更多藝術節,甚至繼續辦了二十多年的「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之外,政府是否可在政策上支援劇團,包括協調出更多戲劇空間、放寬演出規限,甚至如上海市政府的「新演藝空間」落實政策、開拓新的藝術空間呢?香港的表演場地相繼落成,但正如莫兆忠所言,講(物理)空間也講「時間中的空間」,劇界如何在娛樂泛濫的年代爭取各人時間中的「空間」,或者也是戲劇發展今後的重要課題。
活動名稱:「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節目:2024粵港澳大灣區藝文界交流會(大型圓桌會議)
主辦機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策劃及統籌: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
時間:2024年10月26日 早上十時正
網站︰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的頁面
劇名:2024文化大使計劃「香江神探 也文也武」─「 非物質文化保育之旅 」(《香江神探 也文也武》迷你互動音樂劇)
主辦:劇場空間
網站︰2024文化大使計劃「香江神探 也文也武」的頁面
圖片來源: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網頁、劇場空間網頁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劇場空間 #2024粵港澳大灣區藝文界交流會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社區文化大使 #香江神探也文也武 #康文署 #高山劇場 #香港劇場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