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羹》是香港話劇團「新戲匠」系列的2023年秋季作品。此劇原訂於2021年上映,後因疫情的緣故而終止演出,幸於今年終可於黑盒劇場上演。香港話劇團2022-23年的劇季主題為「生活的褶皺」,據藝術總監潘惠森的解說何謂「生活的褶皺」︰「地殼移動,岩層受擠,產生褶皺,於是有了山脈和山谷。生活亦然,我們都是行動中的人,在瞬間與永恆的對峙中,情感板塊不停碰撞,展現為起落人生」。《匙羹》雖然不是因應此劇季主題而得出的創作,但卻非常貼近此主題︰主角群的選擇構成了生命中的「對峙」和「碰撞」,成就了起落的人生。
此劇角色不多,一共四男一女。明(潘泰銘 飾)是一個平凡的打工仔,他的職業與編劇一樣,都是從事設計行業;他為人老實疼愛太太女兒,但卻因沉迷手提遊戲、大額課金而欠債;榮(陳小東 飾)本來是一個從事工程的有為青年,但卻接受不了職場的文化而成為斜槓族,炒散糊口;銘(梁嘉進 飾)也是從事設計行業,表面上意氣風發,但其實負債累累;廷(張焱 飾)原本是老闆的司機,但因一個失誤而被解聘,後來疑似從事非法勾當。他們的遭遇雖然是透過角色自白而得出,但由於與角色形象非常契合,觀眾容易理解他們的過去如何構成當下的他們,甚至這些過去如何影響他們的選擇。角色的選擇(to be or not to be)是此劇的一個重要命題。幾個角色都要在一瞬間做出可以影響他們一生的決定——是否接受委託。該幾個場景,很好地呈現甚麼是「瞬間與永恆的對峙」。如果他們在那一瞬間沒有接受委託,也就没有往後的故事,也就没有其墜落的人生。
而這個選擇其實都有焦點,就是工作。四男明、榮、銘、廷雖然角色設定、背景不同,但卻都有一個共通點——都是被欺壓的「打工仔」。此劇編劇梁澤宇並不是全職編劇,他的正職是平面設計師,他似乎有意識地在此劇表達打工仔的辛酸,而不得不說他是成功的。筆者相信有工作經驗的觀眾都可以共感於有關工作的劇情,以及共情劇中無奈的打工仔。例如廷回憶被炒的一段,他因為無法向秘書澄清老闆上車的位置而被炒魷;榮雖然薪水不錯,但卻要隨傳隨到,做著一些「自己都唔知點解要做嘅事」,為份糧虛渡光陰。三個男角都收到一個信封同一隻匙羹,但卻無法理解委託者的意圖,就算多麼不合理的委託,都只能「用自己嘅方法搞點」。而且,此劇也將職場上的層壓式「派JOB」演得活靈活現,上位者收到柯打,自己不懂得如何處理,就推給下位者,甚至在過程中大幅削減工作容許的時間及酬勞,令最下位者即使付出勞力、努力在無理的時間內完成指派的工作,都只能獲得可笑的報酬,還要被敷衍為「長做長有」。雖然劇中似誇張化了某些狀況(例如殺人薪水之微薄、以匙羹殺人之可笑),但此等荒謬的情節在現實是否其實司空見慣,只是打工仔的我們為此已感到麻木了?
此劇的舞台開四面台,演員與觀眾距離極近,凝視構成另一種對峙。此對峙極考驗一眾演員,演員們要不被觀眾的行為影響演出。而相對地,演員的表演也對觀眾產生較強的衝擊感,在此特意「表白」一眾演員︰對於飾演明的潘泰銘,看過他飾演《原則》中有抱負的學生(電影版)、讀劇版《螳螂捕蟬》的講英文殺手、《落地開花》的孝順弟弟,覺得潘泰銘無論飾演「天才」定「廢柴」都十分自然流暢,和角色契合度很高。以此劇的明為例,你容易想像潘泰銘都是會對家人很好但會為手遊課金到破產的人。筆者是第一次看陳小東的演出,知他曾多次獲奬,感覺他是一個風格很強的演員,演喜劇手到拿來但又讓人體會所演人物之深刻性,在歡樂的包裝下透露一種無耐和悲傷,很期待日後看他的演出。飾演銘的梁嘉進也有出演電視劇,外型討好,雖然銘的角色較為典型平面,但梁演得恰都好處,足夠讓觀眾討厭。張焱飾的廷是筆者覺得此劇最大的驚喜,張焱飾的廷爆發力很強,對白很有感染力,他的「炸雞」一段的獨白,是筆者最深刻的獨白之一——張焱講得很激動,觀眾看到很開心,講的道理很悲傷。
《匙羹》在各方面都可見嘗試——演員更多採用非香港話劇團的團員、開四面舞台、劇本頗開放式(没有就眾多謎題提出解答),帶來不少新鮮感;眾多的謎題不但引起懸念,也引發思考,以打工仔為主題也令觀眾得到共鳴,在娛樂之餘也反思我們「生活的褶皺」﹗
劇名:《匙羹》
劇團:香港話劇團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上環文娛中心8樓)
觀劇場次:2023年9月6日 晚上八時
場刊︰連結
圖片來源:香港話劇團網頁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匙羹 #匙羹劇評 #香港話劇團 #新戲匠 #黑盒劇場 #梁澤宇 #潘泰銘 #陳小東 #梁嘉進 #張焱 #香港劇場 #劇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