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地

記錄相遇,為您的創作留下一點痕跡

亞洲讀劇節《新加坡劇場小史》——弔詭的趣味

「陳洛零」的個人頭像

亞洲讀劇節由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與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主辦,以讀劇形式向觀眾介紹新加坡、孟加拉、台灣、韓國、泰國、菲律賓、尼泊爾、印度八個地區的優秀劇本。其中《新加坡劇場小史》(下稱《新》)顧名思義就是來自新加坡的劇本。起初看到介紹指此作的編劇為「信息傳媒發展局」與「 Alfian Sa’at」,以為此劇是新加坡「官方出品」,觀畢演出才發現此操作的奧妙之處。此劇的主題及表演形式是弔詭的,有點矛盾,甚至令筆者聯想到「悖論」一詞;但這種弔詭恰好就是此劇的趣味所在,在主題上擴闊思考角度,在形式上提供新的體驗。

在主題方面,《新》的劇本英文原名名為”The Death of Singapore Theatre as scripted by the 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直譯就是「信息傳媒發展局所編寫的新加坡劇場之死」,非常直接易懂。網上的劇情介紹概述為「追溯新加坡從殖民時期獨立後的新加坡劇場發展歷史」,其實更眾焦在新加坡表演藝術的審查制度發展。新加坡有一個政府部門名為「信息傳媒發展局」(亦譯為資訊媒體發展局),負責審查包括戲劇等現場演出。演出的劇本必須在三個月前呈交當局審批及分級。表演分級包括General(一般)、Advisory(建議,類似家長指引)、Advisory 16(十六歲以上建議)、以及Restrict 18(只限十八歲以上)。此劇劇本同樣於三個月前呈交當局審批,據說是演出當日才獲發演出許可,而此劇被評為「Advisory 16」,備註「Coarse Language and Some Mature Content」(粗俗用語及部分成人內容[註一])。此劇其一弔詭的趣味,在於編劇意圖透過審查將和當局溝通的記錄加入劇本之中,而如果演出最終不獲許可或者劇本被要求刪改,就間接證實了《新》劇的題目——信息傳媒發展局如何編寫了新加坡劇場之死。但編劇的計謀似乎未能得逞,因為據說當局只是簡單地詢問創作意圖而没有干預創作,更没有禁止演出,編劇也就無法在劇本加料,其命題「劇場之死」也就不成立了﹗此策略製造了一個有趣的悖論︰如果劇場死了就没有此演出,如果可以演出劇場就没有死亡。這個意圖其實不只是製作上的巧思,也頗緊扣此劇對審查制度的回顧及思考。或者有人會以為所有藝術工作者一定會大力反對任何形式的審查制度,所以此劇也是對審查制度的一個強烈抨擊。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此劇是一場「講述表演」 (lecture performance),講述審查制度的發展,包括引述官員的發言、在屏幕上投影報導等,其實是回溯為何審查制度出現,甚至是試圖解釋制度為何依然存在,從而展望劇場到底如何走下去。談不上認同,但並非完全否定,更多是尋求對話,互相理解。而此劇獲批演出(雖然是Advisory 16),甚至在信息傳媒發展局的網站上大方地(也很搞笑地)刊登劇名,也證明當局對創作的寬容。「無聲勝有聲」,不借審查之名干預創作(例如要求改劇名),也或者是當局給予的善意回應吧﹗

其二是表演形式中、和觀眾「互動」所構成的弔詭。在劇情上,台上惟一的表演者(卡文 飾)要求觀眾擔任信息傳媒發展局的審批人員。觀眾觀看表演者的演出,就像審批人員觀看編劇呈送的劇本一樣。表演者以講述表演的形式回顧新加坡審查制度的發展,包括提及兇殺案以致當局收緊監管等。但表演者又是否單純地、客觀地覆述一段歷史呢?一個戲劇角色不免帶觀點有情緒,特別提到籌備多時的演出不獲演出許可,也帶點氣憤難平。但表演者為何不(只)尋求觀眾共情,反而要求觀眾以審批人員的角度去聽這堂課呢?筆者理解是因為表演者飾演的「編劇」,不是(只)為表達自己的立場,不是(只)要讓入場的人以觀眾的身份同情表演者的處境,而是在無互動環節的「互動」中突破同溫層,達到「溝通」的目的。觀眾是「人」,審查人員也是一個「人」,觀眾代入審查人員的角色看表演者(則劇本編劇)的論述,而論述中又客觀地引述官員提出的觀點,凡此種種就是無形地製造一個溝通的過程——有質疑、有澄清、有否定、有同意,最終在大家都是「人」的基礎上,明白大家的難處,達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目的。末段的咖啡室相聚、閉眼牽手的想像,頗形象化、深刻地呈現這種相互接納。這個表演形式令觀眾產生一種「精神分裂」︰一方面台上惟一的表演者卡文演出有極強的感染力,渲染創作者卑微的訴求得不到回應的悲傷;而另一方面觀眾又要從審查人員的角度去認識審查制度的源由,客觀看待分級制度的存在目的。這種分裂既擴闊思考,也是在相異觀點的「對話」中呈現主題。

是此亞洲讀劇節以讀劇形式上演了七個地區的劇本。筆者因時間關係只觀看了三個演出,未能對是此讀劇節下一個很全面的結論。但所看的三場演出,也反映當地編劇從歷史的回溯及想像中對當下社會議題的思考,具啓發性。筆者曾參與一個關於戲劇與社會的講座,在問答環節中,資深的藝術工作者曾回應指戲劇反映社會現況,探討社會問題,但本身不提供解決問題的答案。戲劇演出可以提供機會了解不同觀點,甚至在戲劇衝突中呈現不同觀點的交流,引發思考,觀眾可以各有體會,重要的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新》以弔詭的方式,趣味地將看似單向的審查制度呈現為雙向的溝通過程,正正是以戲劇體現這種理解包容。對此時此地,又有否帶來甚麼啓發呢?

註一︰本文譯「Mature Content」為「成人內容」。在信息傳媒發展局的官方定義中,「Mature Content」可以包括而不限於「犯罪、少年犯罪、濫交、黑幫行為以及對種族、宗教和政治的批評。」”Mature content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crime, juvenile delinquency, promiscuity, gangsterism and critiques on race, religion and politics.”(來源︰信息傳媒發展局網站)

備註︰文章為筆者對該劇的理解及引述網上資料。如在資料上有誤,歡迎交流指正。

劇名:《新加坡劇場小史》
主辦: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地點:牛棚劇場
觀劇場次:2024年1月29日 晚上八時
網站︰亞洲讀劇節 – 尋找春天ARTMATE的頁面

封面圖片來源:亞洲讀劇節在ARTMATE頁面截圖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亞洲讀劇節 #新加坡劇場小史 #Alfian Sa’at #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卡文 #牛棚劇場 #香港劇場 #劇評

「陳洛零」的個人頭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