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完美的世界》編劇李駿碩並不讓人陌生,他曾憑電影《濁水漂流》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奬最佳新晉導演和最佳編劇,而這次《完美的世界》是他繼《赤城頌》(第五屆青年編劇劇本寫作計劃冠軍作品)的第二個劇場作品。據場刊「編劇的話」,這個故事原名《觀夜潮》,大綱原本一直收藏在一個名為「Failed」的文件夾,裡面放著多個被遺棄的故事念頭。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找李駿碩合作,讓這個被遺忘的念頭得以發展成一個完整的劇本。整個故事分為三個時代,從1993年橫跨至2069年,出場人物多達23個,觸及的主題豐富,包括移民、宗教、性別/性取向、戰爭、種族、科技等,涉及的概念雖多但卻不是「水過鴨背」停留表面,而是借一間屋多代人作有意義的串連,從個人的經歷延展到世界、社會的進程和變化。劇本豐富,自然可以有很多討論的面向及角度;但筆者膚淺,反而想思考一下為何演出長達三小時十五分鐘、非常考驗觀眾耐性,但演出卻一晃眼即過,没有讓筆者感到不耐煩的原因。
首先,劇本雖然時間跨度大而且跳來跳去,但所描述的三個時代分明,結構清晰並不雜亂,容易追看。故事始終發生在美國紐約唐人街的一間大屋裡,1990年代非法移民淑芳等候從台山偷渡赴美而被羈押的弟弟振民;2020年代一對年輕的夫婦子俊和穎詩自香港移民至此,卻面對去留問題;2050年代年老中醫師家欣有三個子女,他們在世界的戰火中各有打算。故事反覆在這三個時代跳躍,逐步在劇情中構建這三個時代的人物關係,互相追溯、填補「空白」的片段。觀眾要全神貫注在劇情中逐步推敲角色間的關係,故事滲入推理成份,有趣之餘也讓觀眾的注意力不易游離。三個時代的首尾呼應做得很細緻,有些線索在劇情初段已有觸及(例如2020年代提及大屋的業主身份),到尾段謎底揭盅,讓人恍然大悟。每個主要角色的結局基本上都清晰圓滿,但也不乏想像空間(例如結局的聲響)。次要角色的下場雖未有詳細交代,例如1990年代因賭博而挺而走險的兄弟,但也不影響主線的完整性。觀眾有線索可循比較容易投入其中,對角色產生同情。此外,劇中的真假歷史也堪玩昧,例如1990年代中國人口走私船黃金冒險號擱淺在歷史上確有其事;2020年代提及的排外政策似影射現實、911事件也是真實,依據現實而創作的情節具寫實感,探討的問題切身、呼應時代。2050年代對社會的描繪當然是虛構歷史,但兩派別的意識形態以致武裝衝突,觀眾不難從現實中尋到相似個案。劇情在真實及虛構的歷史中游移,亦讓觀眾在虛構的劇情及現實的對照中來回思考,能始終保持對演出的專注。
《完美的世界》在舞台設計採寫實主義,極力模擬及還原場景中的細節,而演員也可以和「道具」真實地交流。例如1990年代的場景真是有個寫著1993年的掛牆月曆、桌上放滿不同種類的水杯,彷彿代表那年代「一屋幾戶」的共住關係;2020年代的廚房精緻,連水龍頭也是可以出水,角色即時清洗食物進食,不是扮食而是真的食用;2050年代的自動煲藥機是真的有燈光有聲音,符合觀眾對未來城市的想像。要在這樣一個故事採寫實主義的設計不是易事,因為劇情反覆在三個時代跳躍,幾乎每次過場角色也要迅速地收拾枱上眾多的物件。為此,團隊設計出各種機關式的收納,例如在牆身拉出整個廚房,整個大飯桌可以迅速推走等,因此換景十分迅速,即便重覆又重覆也不算讓人太過煩厭。再者,導演巧妙在過場時留下一個角色繼續演出,即使没有台詞只有氛圍,也能讓觀眾的注意力較大程度集中在這個角色而不是重覆的換景,讓觀眾注意力不被分散。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舞台設計是寫實為主,但後段的演出卻再也不是每個年代同一場景,而是三個年代的場景堆在一起。這個安排一來減省了重覆的換景,二來讓場景變得更「怪異」,這個非寫實的背景、奇異的配搭提供新鮮感,三來也呼應主題——記憶可以被累積、繼承,過去可以影響未來,甚至未來也可以影響現在——上一代的想法和決定影響下一代,但上一代也會為著下一代而改變想法和決定。這個「不換景」的處理實在是實務、美感和涵義並重。
演員也是《完美的世界》的一大亮點,每一個演員都要分飾多角,如何達到平衡但又能讓每個角色留下印象,殊不簡單;而看演員如何在各個不同角色間變換演繹,也是此劇能讓觀眾專注的要點。也許不是團隊刻意安排,但此劇一人分飾多角有一個特別有趣的要點,就是一個演員分飾的角色部分出現非常對立的意識形態或理念衝突。例如袁浩楊在1950年代飾演非法移民、獲釋後成為虔誠基督徒振民,而袁浩楊在2020年代卻飾演由女變性為男、從事成人影片行業的Apollo;張迪琪在1950年代飾演虔誠基督徒、「乖乖女」的灶娜,但她到了2050年代卻扮演提供藥物助人了結生命的未雪;黎濟銘在2020年代飾演無甚宏大信念而會為了安全「走佬」的子俊,但到2050年代黎濟銘卻飾演政治上的領導者、敢於發聲的歡。其中巢嘉倫更特別,他在2020年代面對女友的提問,對是否接受子女同性戀、變性等行為語塞,但到了2050年代,他卻(疑似)變性為女人,為能親自餵奶注射荷爾蒙,和2020年代的他形成十分強烈的對比。這個安排一方面考驗演員,要演員飾演不同理念的角色也能具說服力,雖然部分場景演員要接連飾演兩個迴異的角色會造成少許混淆,但大體每個角色也演得有血有肉,讓人同情、令人尊敬。而這個處理某程度也展現世界的「和而不同」——一些理念上的衝突不見得要為此撕裂社會,與其如劇中般爆發內戰,是否能尊重個體的自由、理解雙方的分歧?一人分飾兩個表面上不同的角色,讓演員將兩個角色連繫,是否代表個體間總有共同的點能夠產生連繫?
當代劇場其中一個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短影片等速食娛樂。基本上一個影片如果不能在數秒內吸引人繼續觀看,就會被觀眾迅速滑走或者轉而點其他影片。現今觀眾維持注意力的時間及耐性因速食娛樂不免越縮越短,筆者不時見到有劇場觀眾在中場休息、甚至在演出中途離場,如何爭取觀眾時間中的「空間」(註),或者是現今劇場創作者的課題之一。《完美的世界》演出長達三小時十五分鐘,卻如施了魔法,讓筆者流連在劇中的時空穿梭而忘卻現實的時間。雖屬個人感覺,而筆者在離場也聽到有觀眾覺得演出太長,但製作團隊的用心值得一記。此劇題「完美的世界」,或許没有人會認為現實社會、甚至劇中所描繪的世界是完美的。但這個劇所呈現的是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在不完美的世界人們仍然掙扎、努力、活著;在漫長而艱難的時間中,我們需要「希望」讓感覺苦難的時間變短,這或者就是劇場的魔法。
註︰見本站另文〈讓戲劇成為生活——從圓桌會議「文化空間:記憶與創意的跨界探索」到劇場空間的社區文化大使《香江神探 也文也武》〉。
劇名:完美的世界
劇團: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日期︰2025年11月2日 晚上七時四十五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場刊︰連結
圖片來源:前進進戲劇工作坊Facebook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完美的世界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李駿碩 #黃衍仁 #李穎蕾 #陳炳釗 #巢嘉倫 #黎濟銘 #張迪琪 #袁浩楊 #阮漢威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香港劇場 #劇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