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地

記錄相遇,為您的創作留下一點痕跡

,

LG藝術中心《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的推陳出新

「陳洛零」的個人頭像

《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是第三屆「亞藝無疆」藝術節的開幕節目,由LG藝術中心製作。「亞藝無疆」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藝術節不限於亞洲地區的藝術演出,亦包括歐洲、非洲及美洲的「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的優秀表演。以在韓國備受讚譽的舞台劇《櫻桃園》作為開幕節目,透過具國際知名度的康城影后全度妍及因在《魷魚遊戲》而廣為人知的朴海秀擔網演出契訶夫的經典文本《櫻桃園》,有助打開「亞藝無疆」藝術節的知名度。無論是熱愛韓國文化的港人、喜愛此演出而「重刷」的韓國遊客、或是本身是戲劇愛好者,都能對這個演出感到興趣。《櫻桃園》是俄國名作家安東·契訶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的最後一部作品,自1904年首演後,多年來在各地上演,是戲劇的經典作品之一。是此改編的編劇及導演西門.斯通(Simon Stone)為享譽各地的名導,因此除了關注全度妍及朴海秀等知名影星的演出外,不妨留意下西門.斯通如何在契訶夫原來的《櫻桃園》上推陳出新,構建適配現代的韓國版《櫻桃園》。

在文本上,韓版《櫻桃園》繼承了原著對階級轉變的討論,舊有的地主階層無力償還債務,只能讓新興、從事商業活動的階層取而代之,將櫻桃園大宅拆卸重建。韓國的「地主」概念並不鮮明,編劇改為財閥家族事業被新興企業收購的故事。文本中没有提及主角宋道英(全度研 飾)的財閥家族從事那一類型活動,讓韓國社會是否出現財閥被取代這種趨勢一事可以商榷,但將層級之爭改為切合現代社會環境,讓情節較貼身,更具說服力。是此改篇亦減省了數個角色,如原著中的管家一角被刪去,末段在大宅死去的角色改為宋道英的表親金永浩,他亦屬有產階級,場刊謂「他在自家的土地上發現沸石避開破產」。他追求橫財,讓這個不事生產的「機會主義者」死去而非代表封建但屬勞動階層的管家死去,或者更切合現時社會的價值觀。另外,這個現代版亦在細節上作出調整。如原著兄長迷戀一個古舊的小木櫃、他在末段覓得一份銀行的工作;在韓國現代版則改為兄長宋在英(孫尚奎 飾)迷戀唱片機,在末段得到一份無薪的唱片店工作,這個小改動在保留兄長守舊、無法適應現代的形象外,亦前後呼應,強調他熱愛音樂、擁抱舊事物美好的形象。在人物塑造上,編劇亦有在原有人物基礎上作出深化,例如女主角宋道英突然吻女兒的男朋友、家庭教師邊東林,以此強調她的大情大性和在感情上的任性放縱;增加養女姜賢淑被領養的過程及和逝世父親的關係,強化了她的孤獨和失落感。其中最有趣的增補之一,當屬兄長宋在英的「碎碎念」,以他的喋喋不休強化他的守舊、不通世故之外,又為這個角色增添喜劇感,以這個角色呈現《櫻桃園》以喜劇寫悲劇的基調。

在舞台呈現方面,韓版的舞台設計具標誌性的美感。有關《櫻桃園》的舞台設計,一般可能會強調其廣闊的室內空間及寛廣的庭園,是一個單層橫向的發展。但這個韓版的《櫻桃園》卻是縱向發展,有三層的舞台結構。這種三層結構不只為「標奇立異」,它也兼備實質性作用——讓舞台可以同時呈現多個焦點,是不同階層的眾聲喧嘩;同時它具備象徵意義——階級的割裂及區分。印象中以宋道英及宋在英為首的財閥階級,角色活動多停留在地下層,即使有踏上階梯,也從未登上頂尖位置;而養女姜賢淑及二女兒姜海娜則在中層的房間較多,她們屬財閥階層的受益者但同時希望得到自由;而黃斗植(朴海秀 飾)及一眾家僕司機助手教師,則多在屋頂的階級活動,反映他們未被大宅此等舊階級財產束縛,能有他們自由的追求(如財富、愛情)。另外舞台雖無換景,但變化也頗有心思,雪白的舞台在中場休息後就降下黑粒,以「黑粒」象徵「降雪」,似乎是黑色幽默同時也具美感,也可能象徵死去的櫻花,暗喻花園大宅的凋亡。劇末工人以吹風機吹開地下的黑粒,反而模擬出電動鋸木器鋸斷樹木的聲音,可謂虛實並重。在舞台編排上,舞台呈現有如多聲道,比起傳統的單線敘事,舞台上可以有多於一個焦點,一組運用語言,一組運用行動,例如姜海娜與邊東林邊脫衣服意圖進行親密行為(行動),樓下母親及兄長繼續其討論(語言),視覺上好像一幅能動能說話的畫像。雖然這種多焦點的呈現在香港舞台會出現「副作用」:韓國演員語速較快,不諳韓文的觀眾又要看兩邊字幕,多焦點難免讓觀賞體驗負荷過重,但這個情況不容易在不影響舞台呈現下作出調整,幸好場刊刊載的劇情簡介及角色介紹非常完整,能幫助快速理解劇情,減輕韓版在香港舞台演出的問題。

閱覽「亞藝無疆」藝術節的節目,其實不太理解這個舉辦了三屆的藝術節定位,「亞藝」但又不限於亞洲的節目,和舉辦多年的香港藝術節好像没有太大分別,暫時看不出這個藝術節的亮點。雖說如此,能有多一個藝術節讓海外優秀的作品在香港演出,也確造褔香港觀眾。同時,這些海外的優秀演出或者也能為本地藝術製作提供啟示:翻看《櫻桃園》的場刊,演員各有不同的演出領域,電影、劇集、舞台劇等,而部分演員更在多領域發展,這樣的一個演藝生態圈,除了讓不同領域的演員能互相切磋交流外,在行銷上亦能吸引更多觀眾從「線上」走到「線下」,他們因支持喜愛的演員入場觀看舞台劇,能開拓戲劇的觀眾群。再者,韓版《櫻桃園》能夠讓百多年前的戲劇經典在現代背景「重生」並受到關注、喜愛,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證明藝術水平高的作品不一定曲高和寡、没有市場,不是只有通俗、商業化的演出才受到追捧的,我們能否期望香港能有更多這類型的製作呢?

節目:《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
藝術節:「亞藝無疆」藝術節2025
製作:LG藝術中心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觀劇場次:2025年9月19日 晚上七時四十五分
場刊︰連結

圖片來源:《櫻桃園》場刊截圖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櫻桃園 #The Cherry Orchard #亞藝無疆藝術節2025 #契訶夫 #西門.斯通 #全度妍 #朴海秀 #孫尚奎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陳洛零」的個人頭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