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地

記錄相遇,為您的創作留下一點痕跡

,

拉米許・梅亞潘《愛難忘》(Love Beyond by Ramesh Meyyappan) —— 愛是人類共同且真實的語言

「陳洛零」的個人頭像

香港藝術節「無限亮」這個演出品牌,旨在透過藝術推廣共融,因此節目多邀請具不同能力的藝術家,透過他們突破限制的藝術創作,展現他們豐富的情感和力量。《愛難忘》的主要創作者,即編劇及演員拉米許・梅亞潘(Ramesh Meyyappan)是一個聽障、手語使用者,但他在《愛難忘》(Love Beyond)的創作中,不限於以手語展現和他人溝通的難處,而是將這種限制重置於另一種疾病認知障礙症中,對愛、語言、真實虛幻作出更豐富的展現,整個劇情敘述雖直接簡單,但整個編排及舞台效果很「多姿多彩」,蘊含的內涵及情感非常充沛。

愛是人類共同的語言

《愛難忘》開場前就告知觀眾是此演出不設字幕,讓觀眾體驗手語使用者和他人溝通的努力和困難。雖然這個安排讓聽不懂英語的觀眾對理解劇情變得更加困難,但卻真是一個巧妙安排,讓觀眾更投入,體會劇情中看護梅在看不懂年老哈利的手語時那種無助的心情——如觀眾般極力想理解又無能為力的心情。然而,編劇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劇情中通過哈利患上認知障礙症,讓手語使用者的他也忘記手語,同時梅漸漸學會手語,但哈利卻逐漸失去表達能力,而只能透過肢體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這種溝通的障礙令哈利形成孤島,他的孤獨感也就顯得更為深沉。編劇未必有意地強調語言的無能為力,而是相對地強調人類應該有超越語言的溝通方式。梅能漸漸和哈利溝通,是因為她有了解哈利的心,讓她去認識手語這種溝通方式。在手語也無法進行溝通後,梅也没有放棄了解哈利,她在肢體接觸上給予哈利她最大的溫柔和耐性。語言是一種溝通方式,但這個工具從不保證有效溝通,也不是互相理解的唯一途徑。反而若果有愛、有心,說不出聽不到也不能阻礙情感的交流,就像哈利和他鏡中的妻子一樣。這個說法雖屬老生常談,但《愛難忘》卻從敘事的方式及演出的安排中,讓觀眾可以體會這個道理。

愛是最真實的語言

《愛難忘》的舞台用了大量的鏡像效果,但此鏡非一般的鏡,其效果竟然可以同時透視鏡後又倒映前方,營造一種虛幻的效果配合劇情。患上認知障礙症的哈利在記憶或夢中重遇愛妻,回憶昔日美好的時光,今昔對比,讓人動容。但更讓人深思的是,常人說「鏡花水月」,但這種鏡像效果卻讓人思考那一邊才是真實?鏡中美好的相遇,其展現的情感真摯動人;鏡外衰老的哈利和坐在一旁木納沉默的梅更像是幻覺。而且,鏡中倒映著的還有觀眾席的眾人,眾人仿彿在鏡中成為舞台的一部分,在哈利的故事中,我們是否可以憶想到自己的故事,例如讓人難忘的感情。《愛難忘》有別傳統敘事,用了遺忘的方法說愛︰哈利患上認知障礙症,其徵狀之一是遺忘,但鏡中呈現哈利追憶和亡妻相處的時光,最後愛妻仿如天使般迎接最後時刻的哈利,足證愛是唯一留下來的真實事物。

《愛難忘》印證即使是無障礙劇場,相對一般製作不一定存在局限,也不一定要在藝術性上妥協。若能配合呈現主題,無障礙劇場能在劇場輸出更大能量。2025年「無限亮」的主題為「認識不如感受」,坊間有戲言「語言偽術」,《愛難忘》不用文字表述愛,而是愛本身就是語言,讓大家感受一段真摯的愛情。

節目:拉米許・梅亞潘《愛難忘》(Love Beyond by Ramesh Meyyappan)
藝術節:香港藝術節無限亮2025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觀劇場次:2025年3月21日 晚上七時三十分
場刊︰連結

圖片來源:香港藝術節無限亮網頁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愛難忘 #Love Beyond #拉米許・梅亞潘Ramesh Meyyappan #馬修・蘭頓Matthew Lenton #香港藝術節 #無限亮 #No Limits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陳洛零」的個人頭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