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地

記錄相遇,為您的創作留下一點痕跡


最新文章


  • 《野戰》——消失的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演讀劇場《野戰》是由伍卓輝主辦、聯合編劇及演出的黑盒劇場作品,另一編劇為李偉樂。故事是講述三個「半佬」遵守約定,即使在五百年一遇的暴雨中仍齊集在野外露營,三人在不同時間「落單」時皆遇上野豬,雖平安而回,但野營期間談過去講將來,進行了一場友情的考驗。一個演出若主辦、導演/編劇及演出為同一人,未入場時難免帶點偏見,疑惑演出會否「孤芳自賞」之作。但主辦此劇、演員出身的伍卓輝,和導演蒙潔及編劇李偉樂呈現一種平衡的配合,加上其餘兩位演員蔡明航及歐啓發具默契的演出,《野戰》編導演整體來說生動活潑,提供一個讓人愉悅的觀劇體驗。話雖如此,觀畢此劇,意猶未盡,覺得此劇有些東西「消失」了,令劇本稍美中不足。

    第一是消失了的過去,欠缺對劇情的補充令故事中的懸念得不到完滿的回應。伍卓輝及蔡明航飾演的「半佬」劇初面對五百年一遇的大雨,對歐啓發演的另一「半佬」是否應約抱有疑問,劇情暗示三人之間曾發生過一些事,令三人關係雖未至於破裂但斷絕聯絡多年,此處製造懸念,劇情走向是透過三人在野外的互動,逐步交代昔日友好為何會生嫌隙。隨著劇情的發展,三人的對話中也交代了部分過去的事情,例如歐啓發離開時、蔡明航因母親入院而無去送機等。劇情也提及到在歐啓發離開後,伍卓輝和歐啓發的前女友拍拖。但這些前事回顧都不足以解釋何以感情深厚的三人會分道揚鑣,特別是歐啓發何故離開,更與兩位好友斷絕聯絡。欠缺對過去的合理交代,會令人較難理解現時角色的處境,也難共情他們現時關係的「痛點」。劇末歐啓發提及到他的夢,提出關係產生裂痕可能只是因為一件壞了的食物,似是欲表達世情如此的感慨。但如果能對三人的過去提供更多補充,除了能令現時尷尬的三人關係顯得較合理外,也可藉回憶情節豐富劇情。現在訊息的缺失或許是有意為之,讓觀眾自行想像;但留白的部分過多,或未能令劇情具說服力。

    第二是消失了的關係,劇情對三個角色和他們身邊人的關係沒有太多著墨。角色透過和台上其他角色(包括野豬)互動交流來刻畫性格、塑造形象,但角色也可以靠描述和他人的關係來變得更鮮明立體。一個正面的例子是歐啓發的前女友後來成為伍卓輝的女友,提及這個人物的作用不限於要引起二人的衝突及帶出奇怪的感情走向,描述和這位女性相處的差異,也顯示伍卓輝比較重情,而歐啓發則追求較少束縛。但除此之外,劇情未有太多描述他們的生活圈子,較少交代三人和其他人的關係,例如歐啓發搬家,似乎和家庭關係較疏離,但具體是冷淡或是惡劣,那只能靠想像。蔡明航這個角色的人際關係更像是一張白紙,好像他的世界除了眼前這兩個朋友外別無他人(提及母親也只是功能性地交代他無法送機的理由)。伍卓輝重情,但他是性格如此,還是因對某人有特定情感,可能要更多事例說明。欠缺對角色背景、經歷的描寫,特別是他們和其他人的關係,令角色有欠立體,而現在歐啓發和蔡明航的角色形象感覺有點重疊。其實,《野戰》三位演員演出甚為細膩流暢,例如歐啓發聽到伍卓輝學廚時表情迅轉、由小驚訝到開心的神態;而演員在對手戲也很投入,例如蔡明航和歐啓發因前者是否放棄到澳洲升學而起的衝突,感覺到真情流露。如角色描寫更豐滿立體,配合演員細膩生動的演技,效果相得益彰。

    第三是消失了的劇情,指的是過場時戛然而止的劇情。本劇分為七場,往往在極具戲劇性的場面後進行幕間過場。例如首幕在伍卓輝和蔡明航遇見歐啓發時中止;有一場是蔡明航和歐啓發在退學一事上起衝突、歐啓發將蔡明航的電話扔壞時中止。在下一場開始時,劇情並不是緊接上一場完場的劇情,而是過了若干時間、在緊張感緩和後。正面來看,這種處理令敘述產生變化,使劇情不致於平鋪直敘;也或者是一個小技倆,避開劇情高潮時有點難寫落去的劇情。這個「斷片」寫法頗為有趣,但關鍵劇情若未有好好補足延伸,就淡化了具戲劇性場景的衝擊。例如最「爆」的一幕是伍卓輝向歐啓發表白而咀他、被蔡明航見到,場景一黑該場完。但下一場時,劇情没有交代歐啓發對此的反應,甚至二人的關係也不見任何改變,而蔡明航見到如此爆的一幕卻没有後續追問,頗為奇怪。没有好好發展這種戲劇性的「告白」而帶來關係上本質的轉變,反而結尾由歐啓發的夢訴諸一種對人生常態的感慨、對友情的消散輕描淡寫。雖然可能是有意借此夢直抒胸臆,但又未免令前述劇情「捉到鹿唔識脫角」,較為可惜。

    撰此文時以演員真名稱呼角色,並不是因為劇中人物没有名字,而是找遍場刊也無法找到角色名字,無法核證下只好以演員姓名指稱。不曉得製作方是否刻意不在場刊列出角色名字,如同不確定前述「消失」了的內容是否編劇有意為之。但欲表達的是,某些關鍵內容的消失會令創作者想呈現的世界觀和人物變得不完整,對理解、共情造成障礙。《野戰》中無疑能看得見逗趣生動、色彩斑斕的伍卓輝、蔡明航和歐啓發,但他們演的角色呢?有待創作者還他們名字了。

    劇名:《野戰》
    地點:大埔藝術中心黑盒劇場
    觀劇場次:2024年9月
    網站:《野戰》ARTMATE的頁面

    圖片來源:《野戰》在Artmate頁面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野戰 #伍卓輝 #李偉樂 #蒙潔 #蔡明航 #歐啓發 #大埔藝術中心黑盒劇場 #香港劇場 #劇評

    閱讀全文: 《野戰》——消失的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 iStage戲劇節的藝術多元及普及

    iStage於2007年成立,是香港藝術發展局三年資助、非牟利慈善藝術機構,也是上環文娛中心場地伙伴。iStage在8月30日至9月8日在上環文娛中心劇院舉辦了「iStage戲劇節」,以「戲劇共賞·舞台共享」為計劃理念,邀請了六個戲劇團體,上演了六齣風格不同的話劇,包括基督教褔臨教會的《耶穌在廟街之誰先愛我們》、朔月藝團的《忠誠測度師》、B Drive Production的《不明飛行城市》、瘋稜劇團的《四月一》、好藝術工作室的《猫星人咖啡廳》及Festimals的《路仔大冒險:尋找星光的秘密》。雖然筆者只觀看了一晚的演出(《忠誠測度師》及《不明飛行城市》),但非常認同iStage「原創理念」及「傷健共融」的創作原則,所以綜合這一晚的體驗及場刊資料,提出一點看法,希望這個戲劇節能持續辦下去,讓這個計劃可以幫助推動本地藝術的多元及普及。

    在原創理念方面,六個演出雖然創作形式不同,有以編劇主導的,如《耶穌在廟街之誰先愛我們》(劉浩翔編)、《忠誠測度師》(林庭渟編)、《不明飛行城市》(姚金寶、江國健編)、《四月一》(李文滔編),而《猫星人咖啡廳》及《路仔大冒險:尋找星光的秘密》則沒有列明編劇一職,可能是集體創作或採用較廣義的故事創作等等,但無疑六個製作都相當具原創性。本地創作或因票房或編作水平等因素,要採用原創劇本是有一定風險的﹐但「iStage戲劇節」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業餘劇團的原創作品可以在上環文娛中心劇院此具規模的場地演出、而不需要考慮入座率或收支平衡問題。但iStage為讓演出達到一定水平,也有對劇團作出支援。例如在場刊中,藝術總監劉浩翔、鄭至芝提到「以編劇、導演指導的身份⋯⋯到訪不同的排練地點進行指導,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以筆者看的《忠誠測度師》為例,在演後座談中提到此劇原本似某電視台的電視劇(可能意思是橋段比較「老土」),但經修改後的劇本雖不能說高潮迭起,但基本上有具戲劇性的發展及生動有趣的角色。《不明飛行城市》的編劇是姚金寶、江國健,是iStage「寫我上環」優勝劇本《無心撞鬼上環仔》的編劇組合,而這個劇本不是首演,本身已是完整的劇本,以外星人為切入,講我城市民的去留,具情懷、想像及寓意。只是此作篇幅稍短,不足以承載上環文娛中心劇院一個完整演出的份量。能以戲劇節方法「拼團」,一個晚上兩個演出,讓各劇團的原創作品從「黑盒」到劇院,是對各劇團、甚至是原創作品的一個絕佳推廣。而且,業餘劇團的觀眾群一般較窄,很多時靠親朋好友的支持,如親朋好友入場支持同時又能看到另一劇團的作品,也可以提升觀眾對戲劇的興趣。

    坊間或者會有業餘劇團的原創作品就是水平不高的刻板印象,如何協助提升創作水平以扭轉刻板印象、吸引更多觀眾入場以致普及藝術呢?如果各參加戲劇節的劇團能在早期創作階段,有機會和一些專業的編劇進行交流協作,例如讓具經驗的編劇提供意見,應可提升劇本的水準,讓整體演出有一個紮實的基礎。以《忠誠測度師》為例,此劇以「忠誠測度師」這個自創職業講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欺騙和信任可以構成豐富的故事線及具戲劇性的衝突,是有潛質的題材。只是現在劇本較為「大路」,發展較平淡,如以男女主角的發展進一步深化對忠誠的討論,又或者觸及忠誠和信任的共生關係,題旨會更深刻。其次,業餘劇團或較少到具規模的劇院演出,舞台較大會令轉場搬道具的時間較長,過長的轉景令演出節奏中斷。如能總結這些經驗在下次製作稍為留意,例如設計有趣的過場或減少佈景及道具,會令演出更為流暢。此外,是此戲劇節多個場次皆有演後座談會,三個場次更有重量級資深舞台劇工作者分享,包括香港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劉守正、中英劇團藝術總監張可堅及香港戲劇協會會長馮祿德,三位嘉賓極具份量也很有知名度。只是印象所及宣傳嘉賓陣容的時間太短,如果能更早告知,宣傳效果或許更佳。而以筆者觀看的場次為例,留給嘉賓作演後座談的時間太少,只能略談一二,創作者無時間回應,也沒有時間給觀眾交流意見,時間倉卒,較為可惜。嘉賓的意見是滋養創作的豐富養分,他們的鼓勵更可能令創作者或演出者一生受用,觀眾的回應也可以作為日後創作的參考,如能投放更多時間在演後座談,甚至是舉辦演前座談,會令戲劇「節」這個整體體驗更為完滿。

    iStage「傷建共融」的創作原則,也體現在演出的劇團及演出上。例如朔月劇團致力組織健全人士和不同類別的身障人士一同參與製作及演出,「實踐無障礙的戲劇元素」。雖然其演出《忠誠測度師》没有特別著眼於共融主題,但各身障演員的演出還是很有亮點和感染力的,例如是飾演茵茵的聽障人士鍾志紅,她的演出讓人感受到她被忽視的不忿,令她做出背叛朋友的決定合情理。另外演出加插了形體動作及舞蹈,除了為略平板的劇情增添色彩外,也體現共融共舞的製作精神。而好藝術工作室的《貓星人咖啡廳》,據場刊所提及,是「以劇場的獨特性帶領觀眾進入自閉症兒童內心世界」,展現對弱勢群體的關懷。iStage戲劇節介紹這些致力於共融的劇團,雖然在宣傳上並無過分強調,但卻有推廣藝術以外一種深刻的社會意義。

    iStage戲劇節的演出類型算是多種類,演出劇目都有「幾唔同」的感覺;但換一說法可能就是比較雜亂,欠缺一個主題也令整個戲劇節稍失焦點,例如「舞台共享」的標題好像只是提供一個場地給劇團演出,但事實上iStage對劇團的支援遠不止此。有一些劇團旗幟是比較鮮明的,例如推廣藝術生命教育的Arts’ Options,本年推出了「第一屆金齡藝術節」,製作聚焦了老友記的各類型藝術演出,讓「老有所藝」的訊息就比較明確;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與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年初主辦的「亞洲讀劇節」題名「尋找春天」,選本來自五湖四海各個國家,但不難推論其選本的邏輯及脈絡;香港藝術節的「無限亮」,更是一個匯集國際藝術演出的共融品牌。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會更易吸引觀眾入場;具一個帶有社會意義的主題,會在戲劇之外為這件事提供更大的社會價值。因為很實際地說,市場上不乏戲劇演出,部分由專業編演導製作,戲劇愛好者可以有很多選擇,而票價差距不明顯。所以iStage要如何用戲劇或戲劇以外的附加價值吸引「爐外」觀眾,值得思考。如何有焦點主題又不失多元,也是平衡問題。但話說既然稱為「戲劇節」,增加劇場體驗(例如外星人、布偶演出前後出來拍照打卡;擺放多點貓貓公仔;製作印章供留念等等),也或許是提高觀眾參與度的方式?

    戲劇不單是藝術,也是一種社會活動。iStage戲劇節將個別的戲劇演出結合成一個規模較大的社會活動,讓觀眾接觸到風格、創作理念不同的劇團,令業餘劇團的觀眾群不限於親朋好友,也讓其他的戲劇愛好者認識它們,令戲劇界變得更為豐富多元。希望iStage戲劇節並不是「本年限定」的計劃,而是能總結經驗,為觀眾帶來第二、第三、第N屆的戲劇節。

    節目:iStage戲劇節
    主辦單位:iStage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觀劇場次:2024年9月6日 晚上八時 [《忠誠測度師》、《不明飛行城市》]
    網站:iStage戲劇節的頁面

    圖片來源:iStage網頁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iStage戲劇節 #iStage #劉浩翔 #鄭至芝 #基督教褔臨教會 #朔月藝團 #B Drive Production #瘋稜劇團 #好藝術工作室 #Festimals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閱讀全文: iStage戲劇節的藝術多元及普及
  • 《英雄》——從點到線到面

    《英雄》是由黃朗然主辦及導演,與四位演員謝慧思、呂烺均、房俊文及鄺渙軒共同創作的編作劇場。編作劇場無特定劇本,編作演員圍繞特定主題,以他們的所思所感發展出表演材料,再經整理組合成為劇作。《英雄》圍繞「英雄」這個核心元素創作,發展出許多有趣的看點,如這些看「點」能加以發揮、延伸、連接,令整體呈現更為統一完滿,相信此作能在藝術水平及文化意義上達到更高高度。

    其一有趣的要點,是以別出心栽的形式,將意義以間接迂迴的方式帶出,達至既有形亦有神。例如有一片段是射殺而產生的血肉形成舞台中的一堆物質(可能是紙碎,但又有棉的質感),然後謝慧思的角色(註一)以該堆物質在舞台側即場造紙,然後將紙製作成書冊,似乎是以行為藝術的方式去呈現概念——犧牲化為傳頌,英雄的故事透過記錄流傳後世(註二)。另外房俊文的角色在舞台煮一隻雞,卡紙曰「贖罪日」,暗指以牲物獻祭贖罪的傳統,後角色將紅色油漆塗在雞上,然後以同樣方式畫在自己臉上,又有英雄以自身為人類贖罪的意味。劇初以即時拍攝的方式,將英雄「奮戰」的畫面呈現觀眾,手法不但具戲劇性及娛樂性,活用科技構造舞台,又相當符合「英雄」是被塑造出來這個概念。然而,不是每個片段也可以達至「形神俱備」的效果,例如以投影講述一個英雄打敗魔王的故事,技術上很有趣但深意不太明顯(是講述凡人的故事被神化成為英雄?);有些片段就立意很深但舞台呈現稍嫌直接簡陋,例如美軍殺牧羊人。《英雄》嘗試了不同的表現方式,令欲表達的想法能以較多元、立體的方式呈現,如某些片段再加審視調整,可以令形式和意義的結合更加緊密。

    其二是演員和角色的「無痕交接」,表現編作劇場的有趣之處。在演後談中,有觀眾表示不知道該用甚麼角度去看角色,例如是謝慧思或是謝慧思扮演的角色,這個疑問本身就表示演員和以他自己所感所思創造的角色無法被簡單區分,這種演員和角色模糊的界線可算是編作劇場有異於其他劇場之處。在中英劇團《關於面對藝術生涯危機的我無意間成為拯救45周年演出勇者的那件事》演出中,角色提及到演戲是「角色」、「演員」、「自己」的三者結合,這個說法令筆者印象深刻,而《英雄》的部分演出,予人有這個角色有演員的影子但實際他是演他自己創造的角色之感。例如有一場是四個影視英雄的試鏡比賽,四個英雄要回答主持的問題,如果認為自己有主持提及的狀況就向前行一步,而謝慧思飾演的「雪莎」(模仿《冰雪奇緣》的愛莎),就在問及是否怕自己一個時放棄了,而其他角色都各自有自己的「痛點」。這些痛點對熟悉該影視作品的觀眾而言不難理解(例如愛莎怕自己一個),而在演後談中提及這些角色的痛點其實也是演員害怕的事物,所以此段將演員和角色結合得很緊密。此外,戲劇構作江祈穎和監製林煒婷(原本是導演黃朗然,因傷改為林煒婷)也粉墨登場,也有即席創作、即席排練、即席演出之感,進一步將虛構和現實模糊。例如監製有一場欲叫停正在離開的謝慧思,直呼她的名字「謝慧思」,讓人搞不清楚是謝慧思還是名為「謝慧思」的角色要脫軌離場。此製作充滿編作演員的「標記」,只是部分片段或許太過直接,例如鄺渙軒和觀眾分享他對動漫畫《一拳超人》中無證騎士的喜愛,這種真實感是否有意為之,想以直率的表達來換取感染力的提升,那恐怕就是取捨問題了。

    《英雄》表現的構想非常豐富,可以引伸不同的解讀,無「實驗劇場」之名(主辦方未有指此作為實驗劇場),有「實驗劇場」之實(即可能「睇唔明」)。正如前文提及的英雄試鏡,似乎欲暴露英雄也有軟肋?即場以投影創作出一個凡人成為英雄的故事,想指出英雄故事的虛構性?食住叮叮飯看英雄故事,暗指英雄的日常性還是英雄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消遣?美軍殺牧羊人,是帶出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選擇?即場殺雞贖罪,是道英雄的自我犧牲?金盆洗手然後歡呼,是暗表英雄的束縛而不做英雄反而自由?基本上全劇的每個編章都可以就「英雄」這個主題作出合理的聯想,但不同觀眾可以有不同解讀及領悟。而過場的畫作故事,每個故事也很有啓發性,例如全牛宴的故事讓人想到英雄的犧牲隨時代改變而失去價值的現實。然而,正如在演後談中監製提及編作劇場需要有「flow」,製作環繞「英雄」是沒有離題,但各概念間是否有一清晰脈絡就尚待發掘;而畫作的故事雖具啓發性也大致和「英雄」這個主題有關,但與前後的劇情連繫似有還無,須再三推敲。如果在材料上能加以整合排列,甚至有需要作出增刪(不要太貪心),聚焦和延伸概念,勾勒更清晰的脈絡;甚至增加框架結構(例如有觀眾提及的前後呼應,設分場,加小題);又或者以元素串連全劇,例如道具、音樂/歌詞,會幫助觀眾循線索探索「劇情」,對一個議題有更深刻的體會和反思。

    在演後談中提及《英雄》的主辦者兼導演黃朗然是一個「中二」的人(註三),但除了可能是因為「中二病」發作外,似乎隱約覺得他以「英雄」這個主題開展這個劇作,有他的目的/疑問/遠景,是甚麼令他想以「英雄」這個題目進行創作?他是否有一個更深的訊息想傳遞?現在《英雄》各個片段雖有亮點但零散,尤如夜空的繁星。導演是否能在星群劃線,讓我們更容易辨認夜空中的「英雄」。

    註一︰因為劇中部分角色沒有道明身分,因此一概以演員的角色指稱
    註二︰由於演出比較實驗性質,意義不太確定,此為筆者觀劇理解。
    註三:「中二」一詞源自日本,指初中二年級生,泛指青春期時幼稚又自以為是的思想和行為。

    劇名:《英雄》
    地點:牛棚劇場
    觀劇場次:2024年9月1日 晚上八時
    網站《英雄》ARTMATE的頁面

    圖片來源:《英雄》場刊截圖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英雄 #牛棚劇場 #黃朗然 #謝慧思 #呂烺均 #房俊文 #鄺渙軒 #江祈穎 #林煒婷 #香港劇場 #劇評

    閱讀全文: 《英雄》——從點到線到面
  • 「你在傷害一個人的同時又被這個人愛戀,這是可以想像出的最大幸褔」——《他美得尤其像一架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的人偶化

    《他美得尤其像一架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是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春季劇作。劇情講述一名會計師Y受邀成為老闆兒子的補習老師,卻在到訪其家時發覺一連串的「怪異」︰兒子航是「陰陽人」,聲稱能「自動書寫」;母親被失蹤的黑貓附身,做出奇怪的行為;老闆喜製作人偶,素材甚至來自自己喜歡的女性;老闆的熟人龍先生重遇朝思暮想、失蹤的戀人,卻變成一具無靈魂的人偶Cecilia;人偶店東主巫女Margaret利用龍先生對Cecilia的迷戀而控制他;邪教教主Dada聲稱能讓人獲得幸褔,但其宗教儀式卻是人頭切割。在精美的場刊介紹中,導演謂此劇創作參考了超現實主義名作,洛特雷阿蒙(Comte de Lautréamont)的《馬爾多羅之歌》(Les Chants de Maldoror)、混合了尚.考克多(Jean Cocteau)的電影《詩人之血》(Le Sang d’un poète)、香港小說家董啓章的《西西利亞》,亦將四谷四蒙的人偶作品及德國超現實主義人偶藝術家漢斯.貝爾默(Hans Bellmer)的人偶形象及概念融入故事。

    此劇充斥著大量的人偶概念,相信無一觀眾會反對。其一是劇情與人偶相連,例如谷先生將求而不得的女性變成人偶;龍先生在人偶店重遇失散的戀人,瘋狂迷上這具酷似其戀人的人偶Cecilia(龍先生和谷先生愛的是同一人,所以此人偶或者來自「真人」);人偶店東主巫女Margaret利用Cecilia操控龍先生等,都是以人偶這個概念貫穿全劇,成為推動劇情的線索。在美學元素上,此劇角色全化白臉,部分場景肢體語言模仿人偶。開場前的集體演出,其刻板、劃一、機械性的重覆動作,活像一具具發條人偶,宣告全劇的怪異、奇幻;到中段眾角化身為人偶店的人偶「跳舞」,精緻的服飾及妝髮,場面有一種詭異神秘的華麗。以角色而言,飾演人偶Cecilia的何瑞文令人印象深刻,演「活」了一具看似無靈魂但又有感情的人偶︰在與龍先生交歡時要保持其無靈魂的人偶感,這才能突顯此行為的詭異、有違常理,間接呈現龍先生的執迷;但當龍先生被切割後,人偶又要表現出她的內心,這才能和Margaret的「無心」構成對比。要在台上長時間地維持人偶的姿態,殊不容易,演員的專業精神可嘉。在主題上,導演謂此劇「没有一個可稱為百分百善良的人」,其實以較尖銳的看法,此劇眾角都在不同程度上欠缺「人性」(或曰人性中善的部分)——對宗教的盲目崇拜,殘殺異己;對別人不幸的冷眼旁觀,視若無睹;玩弄他人的執念,以他者的不幸為樂等。坊間很流行「做個有温度的人」這個說法,而這劇正表現角色的人偶化,呈現「惡」如何將人變成一個冷漠無情的人偶。

    然而,本文也視此劇「人偶化」為編作的美中不足之處——(徒)具外表,標奇立異。製作中提到參考很多素材,但未見這些參考如何獲融和成豐富的內涵(或者有,但感受不到)。例如此劇的主題是「超現實主義」,場刊導賞文章中提及「超現實主義。純粹的精神無意識活動。透過這種活動,人們以口頭或書面形式,或以其他方式表達思想的真正作用。在排除所有美學或道德偏見之後,人們在不受理智控制時,則受思想的支配」,而超現實「透過作品深入人的意識的最深深處,透過語言和形象打破夢與現實的界限,從而達到一種『超』現實」。比起要探索人的潛意識、不著痕跡地呈現角色的意識流動,此劇反而傾向以一種包裝過、具痕跡的形式講述一個獵奇的故事。此製作最豐富的呈現是在場刊中由導演及編作演員所寫的導賞文章,表達他們對所參考作品或概念的想法,可惜的是這些想法不一定能有機地融合在劇情中,在劇作中得到有效的傳遞,以致有「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如果要說此作最能夠體現「超現實主義」、打破夢和現實界限的一環,當數戴文這個不存在於角色表的人物,他在開場前以電話錄音的形式出場,在劇情中似乎揭示他是邪教教主Dada的「戀人」。配合導演陳恒輝在場刊中寫的〈外傳〉,即四篇半(最後第五篇為「不全」)的戴文的地下室手記,以及在夾附書籤背面的第六篇手記,側面補充了谷先生、龍先生、Margaret及Dada四人的關係,以及戴文自身對Dada的傾慕及遇害。加上此手記是以第一身角度敘寫,又模糊了作者陳恒輝及此角戴文的界線,說不定此文正是作者陳恒輝的「自動書寫」。但可惜的時,在席的觀眾未必會早入場而聆聽到戴文完整的錄音,又或者劇前已經翻閱場刊或閱讀劇團Facebook上也有刊載的〈外傳〉。因此這個「超現實主義」的彩蛋,可能只待觀眾細心發掘。

    此劇名為《他美得尤其像一架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筆者正是被此題目吸引而買票進場,但觀畢全劇,也領悟不到此題目和此劇的關連性。筆者查找場刊,也找不到對此的解釋。筆者知道此語句出自《馬爾多羅之歌》,查找下知道此語出自《馬爾多羅之歌》第六支歌,形容一位十六歲四個月大的少年麥爾文,在回家的路上被惡勢力盯著,後被引誘離家出走,下場悲慘。然而劇中找不到對應麥爾文形象或遭遇的角色,也無法作出有意義的聯想。所以劇團以此為題,是純粹致敬《馬爾多羅之歌》還是有其他深意,無從稽考。為「回應」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疑似)「標題黨」,本文副題名為「你在傷害一個人的同時又被這個人愛戀,這是可以想像出的最大幸褔」,語出自《馬爾多羅之歌》第一支歌,此題是否和此劇此文有關,那就留待諸君猜想了﹗

    劇名:《他美得尤其像一架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
    劇團: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日期︰2024年5月4日 晚上八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網站︰《他美得尤其像一架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在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頁面

    圖片來源: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網頁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他美得尤其像一架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陳恒輝 #何瑞文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香港劇場 #劇評

    閱讀全文: 「你在傷害一個人的同時又被這個人愛戀,這是可以想像出的最大幸褔」——《他美得尤其像一架縫紉機和一把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的人偶化
  • 與扭曲的愛和暴力對峙——《我們都一樣》(Normal)

    《我們都一樣》(下稱《我》)(“Normal”) 是日出前劇場演出的第三個作品,劇本來自蘇格蘭劇作家安東尼.尼爾森(Anthony Neilson)於1991年的作品。內容是講述1931年的德國連續殺人狂Peter Kürten落網,為他辯護的青年律師Dr Justus Wehner 打算以「精神失常」來為他辯護。但在了解Peter Kürten犯案的動機、拜訪眾多的受害人家屬,甚至和他的妻子Mrs Kürten相遇後,Dr Justus Wehner卻陷入迷茫,跌入深淵。Anthony Neilson是英國評論家西爾茲(Aleks Sierz)形容九零年代英國劇壇”In-yer-face theatre”(直面劇場)的三大代表劇作家之一。直面劇場的其中一個較廣泛定義是指任何戲劇「揪著觀眾的頸背,搖到它可以接收到某種訊息」(註)。雖然”Normal”並未列為直面劇場的代表作,但不妨以此定義探索一下日出前劇場的《我們都一樣》(Studio深淵同行版),是否能讓作為觀眾的我們,感覺頸背被狠狠地揪著搖?有否接收到某種訊息呢?

    《我》意欲傳遞某種訊息以引起觀眾思考,這個意圖是明確的。劇中的兩大命題:「何謂正常」及「何謂愛」都能用且顯又隱的方式呈現,不刻意不落俗套,引起思考又不過於說教。「何謂正常」方面,年輕辯護律師意圖從Peter Kürten的成長中找尋他精神失常的證據,但這個怪物冷靜理性,是有意識地進行殺害,意圖從殺害中獲得感官上的快感。劇中律師Dr Justus Wehner望向觀眾席,詢問疑似作為陪審團的我們,正是用顯性的方式正面挑戰觀眾,要求觀眾有自己的裁決。然而,這個問題不限於要考慮Peter Kürten是否正常,而是要深入探問「何謂正常」:年輕律師Dr Justus Wehner在和Peter Kürten及Mrs Kürten的交流中逐漸崩潰,無力自制沉淪,又是否陷入失常狀態?劇末暗示劇中多年後大批人變為怪物,似暗示二次大戰德軍對異族的屠殺,又昇華了主題。而「何謂愛」這個問題的討論一開始是出現得頗突兀的,很難想像為什麼律師和疑犯的對話中會問到這個問題,但隨著劇情的開展,包括Mrs Kürten的介入,這個討論變得更具目的性。Mrs Kürten這個角色將前述的兩大命題用自身的選擇完整結合,我們更難評價Mrs Kürten是否正常,圍繞Mrs Kürten的那種情感是否「愛」,還是「愛」到底是什麼。雖然没有看過原版,但香港版的《我》演出應該頗忠於原著而没有太大「本地化」調整。對於一九二零至三零年代、處於一戰及二戰之間的德國社會,香港觀眾未必能有太大體會,但即使如此,以上兩個主題不受文化差異所限,也基本上能很有說服力地展現。唯一要考慮的是,相對於劇情提出的一連串問題,中文翻譯劇名《我們都一樣》似是早下了一個判斷、一個結論,稍為削弱了劇中可能無解的爭議。而「我們都一樣」、「深淵同行」的題目雖然拉近距離,製造共情,但劇本其實反似要求觀眾作為陪審團,以一個抽離、客觀的態度直視事件,因此這個題目的翻譯值得斟酌。

    上文題及《我》展現命題很有說服力,而演員對此功不可没。三位日出前劇場的成員演出無疑是「搖動」人的,其中以黃瑤演出的 Mrs Kürten最有效傳遞出角色病態的愛情,表現出温柔的暴力此看似矛盾的概念。巧的是,筆者在早前的文章〈《六號病房》︰無法抹去的蒼白〉形容黃瑤有「瘋女」感,而恰好此劇就表現她這種特質,而讓人驚訝的是,她出場時温婉嫺熟的氣質、輕柔的詢問,與她瘋狂、扭曲的精神世界構成了一種矛盾的混和。她末段擁抱丈夫中的眼神混和了柔情、寂寞、滿足和瘋狂,動人也讓人心寒。黃瑤是此演出不但飾演一個非常合適的角色,更以她細膩的演技演活這個寫得優秀的人物,令這個劇本所涉的情色、暴力原素以一個恰到好處的方式呈現,也成功地將此角要引起的訊息帶出。而飾演Dr Justus Wehner的董朗生在劇中要唸大量的對白,包括去信父母的獨白以及和疑犯及其妻的交談,雖然以唸對白表現人物可能不是這位演員的專長,未必能單以唸對白就構成具感染力的演出,但幸好導演嚴頴欣改變主意,將此劇由一個讀劇改為一個完整演出(根據演後分享),讓一些眼神、肢體語言及舞台效果幫助豐富角色的表現,令大量獨白的演出不致太過呆板。而李肇桐飾演有杜塞爾多夫吸血鬼之稱的連續殺人狂Peter Kürten,在歷史上真有其人,但1931年Peter Kürten已屆四十多歲,因此一些對白如稱律師Dr Justus Wehner為「𡃁仔」等就免不了違和感,而飾演一個變態的殺人犯角色難度極高,李肇桐的版本雖不至「人角合一」,但也成功演出此角色能言善辯、風流迷人具女性緣、以及冷靜瘋狂等特質,演出深刻具說服力。

    而令此劇得以有「揪著觀眾的頸背搖」、令觀眾無法不「直面」劇場的,還有此劇的舞台設計及燈光效果。此劇的演出雖然是在類似課室的空間(大埔藝術中心前身就是大埔官立中學),空間較狹小,但具心思的空間運用及直接有效的燈光設計亦令觀劇體驗變得立體。例如有一段停電全場漆黑的一幕,觀眾可以共感Dr Justus Wehner在漆黑中與連續殺人犯共處的恐懼,無處可逃的感覺讓Peter Kürten的聲音變得份外讓人難受。其次,表演區被設在兩側觀眾席中間,也基本上令觀眾無法不近距離直視演員,在某些較尖銳、衝擊性的場景,這種「In-yer-face」的感覺就更為強烈,觀眾可以近距離觀察到演員痛苦的表情,令觀眾也無法對這種痛苦視而不見。這個設計讓人聯想到Peter Kürten成長的環境——全家都住在一個狹小的房間,無法對不堪入目的暴力場景視而不見。而另一例是Dr Justus Wehner 掃視全場,對陪審團作出發問,就仿似在法庭中的設置,令人無法不思考問題的答案。其實觀眾席的設計也頗巧妙,在某些場景的燈光會讓兩側觀眾可以望到對方,因此觀察觀眾對演出的反應,例如視線聚焦在那些角色,也是一個頗特別的劇場體驗;而另一方面,這種設置亦代表觀眾同時無法逃離別人的目光,也似乎是一種「In-yer-face」的隱含設計。

    有寒冷的黑夜才能突顯日出的温暖和美好,追求幸褔不代表對世間扭曲的愛和殘暴視而不見。日出前劇場的介紹寫「越是無眠的晚上,越渴求温柔的故事」,這次劇團為觀眾帶來一個「温柔的暴力」故事,讓人體會到世間事物的矛盾及複雜,譬如扭曲的愛如何為世間帶來詛咒、暴力和毁滅。這次演出不再局限於傳遞單一的感覺和關係,而是活用了「地利人和」,構建出一個感官豐富、搖動人心、挑動思考的劇場。

    註︰原文為「The widest definition of in-yer-face theatre is any drama that takes the audience by the scruff of the neck and shakes it until it gets the message.」

    劇名:《我們都一樣》”Normal” by Anthony Neilson
    劇團:日出前劇場
    日期︰2024年8月 晚上八時
    地點:大埔藝術中心504室Central Perk Studio
    網站︰《我們都一樣》ARTMATE的頁面

    圖片來源:《我們都一樣》在Artmate頁面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我們都一樣 #Normal #Anthony Neilson #日出前劇場 #嚴頴欣 #李肇桐 #董朗生 #黃瑤 #大埔藝術中心 #香港劇場 #劇評

    閱讀全文: 與扭曲的愛和暴力對峙——《我們都一樣》(Normal)
  • 《六號病房》︰無法抹去的蒼白

    劇團設計對白及藝君子劇團聯合製作的《六號病房》(下稱《六》),改編自俄國著名劇作家契訶夫寫於1892年的小說。內容講述一所醫院的精神科醫生,逐漸失去對生活、工作的熱情,而在一次偶遇的機會下與「六號病房」的一名精神病人傾談,卻發覺此名患妄想迫害症的精神病人是唯一能和自己進行深度對話的人。醫生在六號病房的逗留時間日久,卻引起了其他醫生的懷疑,疑心醫生同樣患上精神病。醫生被迫離開工作崗位,其後更被困在六號病房,最終孤獨死去。故事引發對何謂正常、何謂失常的思考,也探討人與人之間關係,甚至嘗試觸及人生的意義等大課題。由於篇幅所限,本作當然不能鉅細無遺地將原著小說的情節呈現舞台,而只能取其輪廓,因此劇情看似略顯單調,加上演員發揮或稍欠個人色彩,而配合近乎純白的舞台,整體呈現一種蒼白感。

    劇情上,故事採取了有趣的敘事角度,一名精神病人李倩婷理性、客觀地回憶自己的病發經過,呼應了題旨中對何謂正常的疑問。李倩婷的敘述是引人入勝的,在演員黃呈欣的演繹下,她自述如何裝作正常人,都自帶一種戲劇感,甚至觀眾可以想像没有演出來的畫面,例如她如何疑心別人要加害她。而另一主線吳奕華醫生的失常也不失黑色幽默︰看似是權威的精神科醫生,卻被重覆刻板的生活磨蝕,逐漸失常而不自知(例如翹班);而他傾家蕩產式借錢予朋友而令自己一貧如洗,本身就是極瘋狂、非理性的行為。兩個角色在「正常」和「失常」的界線來回交錯,深化了對「何謂正常」的思考。然後,劇情到後段的推進是相對單調呆滯的,李倩婷和吳奕華二人經常長篇大論地發表「偉論」,這種發表觀點的手法未免過於平舖直述,而且佔劇情篇幅不少,感覺似聽評論而非看故事。相較之下,一些較戲劇性的衝突卻被淡化,例如吳奕華被送入「六號病房」的經過及後續,都未見有太大激烈的衝突場面。雖說如此,精神病人嘮叨發表偉論,其實頗符合大眾對精神病患者的刻板印象,在重覆、意義不明的自言自語中,精神病人的話語漸被忽視,旁人對他們亦失去耐性(包括觀眾)。當吳奕華被困在「六號病房」而被定義為精神病人時,他就失去了話語權,而即使吶喊爭扎,也無法得到旁人對其荒謬待遇的回應。在這個層面上,《六》的劇情處理側重於呈現人物心境狀態而非追求戲劇性的場面,不無道理。

    在角色演繹上,黃呈欣能收能放,演正常時很正常,演瘋癲時很瘋癲。當她憶述自身患上妄想症時,她以一個醫生的身份,用專業客觀的口吻來講述一個他人的故事;但當她以相同的口吻去講述她妄想的內容時,又令人察覺到當中的違和感。而最後她身心都成為「瘋子」,在六號病房大叫大嚷,像一個大眾認知的精神病人,或者說裝一個大眾認知的精神病人。李倩婷呈現的角色狀態是含糊又豐富的:含糊是指她演活了正常和失常本身含糊的界線,極端的理性本身就是一種瘋狂;豐富是指她以數個片段交代李倩停的過去,但塑造的角色已很立體,你能夠理解為何場刊形容李倩婷被認為是「整個城市中,唯一一個正常人」,如果有機會實在想和李倩婷對談一番。相較之下,其他病人的演出就較功能性而略欠個人色彩。或者是與預期有關:演員黃瑤本身有「瘋女」感,感覺應該頗適合演歇斯底里的角色,但她的精神病人角色只是呆坐,沒有太多發揮;歐啓發形象是知性精英的,演精神病人應該頗具新鮮感,但雖然他演的「弱能兒童」具說服力的,但就稍欠驚喜。許晉邦演的馬輝頗耳目一新,但相較於鮮明的奇異造型,他演的數個角色都是較內歛的。雖說如此,三位配角的演繹不算突出卻未必是件壞事,因為三位演員除精神病人外要同時兼任眾多其他角色,例如醫生、董事主席、區議員等,據場刊顯示一人最少分演五個角色,如一個角色演繹得太鮮明突出,或反而會削弱演其他角色的說服力。現在每個角色都演得恰如其分,色彩不濃重,反而較平衡,也易突出兩個主要角色吳奕華和李倩婷。

    在其他相關的設計方面,相較於宣傳品上較誇張、略帶驚悚感的設計,又或是在入場前要求觀眾必須帶上的手帶,舞台設計卻偏向簡潔單調。場景模仿典型的醫院格局,除有顏色的長椅外,整體近乎白濛濛一片,舞台圍以白布,中間放置病床。雖然劇情提及六號病房的環境惡劣,令人不堪忍受,但舞台設計光潔明亮,其實頗難展示這種無法忍受的惡劣環境。即使到中段精神病人將藍手套等醫療物品灑落一地,令環境看似較為凌亂,也遠不至於令人難受。因此製作在舞台設計上,似乎並不追求以陰森可怖、凌亂骯髒的場景來突顯六號病房病人的困境,而反而似以慘白的環境,來映襯人生中的單調苦悶。因為佈景不屬真實場景的模仿,它除了是六號病房外,它也是診症室、吳奕華中產的家、酒店以及吳奕華後期的劏房。而無論吳奕華置身怎樣的環境,吳奕華那單調乏味、空洞蒼白的生活仍舊没有改變。在這種理解下,本劇佈景即或可能因為製作預算而顯得簡陋,也無疑是配合主題及帶有象徵性的。

    本文題目及開首形容此劇「蒼白」,雖有略批此劇單調、稍欠劇味的意思,但也意欲總結此劇風格的統一,以及「白」的有意為之︰「白」不但是作為一種平衡的手段,也在意識形態上,呼應六號病房以至整個城市精神面貌的「慘白」,也反映吳奕華等人內在的空虛蒼白。李倩婷的「清醒」(或「瘋狂」)是一道亮光,但它終歸會被這種無法抹去的蒼白淹没,裝作「正常」也許正是這個時代的悲劇。

    劇名:《六號病房》
    劇團:設計對白藝君子劇團
    日期︰2024年7月6日 晚上八時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網站︰《六號病房》ARTMATE的頁面

    圖片來源:《六號病房》在Artmate頁面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六號病房 #設計對白 #藝君子劇團 #契訶夫 #陳泰然 #黃呈欣 #鄧偉傑 #許晉邦 #歐啓發 #黃瑤 #兆基創意書院 #香港劇場 #劇評

    閱讀全文: 《六號病房》︰無法抹去的蒼白
  • 《跣》︰轉化的力量

    文章請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IATC) 網站︰連結

    圖片來源:《跣》在Artmate頁面

    #跣 #張雅麗 #Arts’ Options #葵青劇院 #香港劇場 #劇評

    閱讀全文: 《跣》︰轉化的力量
  • 《關於面對藝術生涯危機的我無意間成為拯救45周年演出勇者的那件事》之亂

    《關於面對藝術生涯危機的我無意間成為拯救45周年演出勇者的那件事》(下稱《關》)是中英劇團慶祝四十五周年的開幕節目,據藝術總監在場刊的話,製作是希望團員以 Cabaret (歌舞)的形式創作演出來慶祝中英四十五週年,「以連場歌舞娛賓,亦可展示新一代演員的表演能力及創意」。《關》講述一班團員為慶祝劇團四十五周年而絞盡腦汁創作,最終得出重演中英劇團的三個經典作品選段,即《芳草校園》、《禧春酒店》及《相約星期二》。但將近演出之際卻不太順利,烏龍百出,幸得團員齊心協力完成演出。劇情簡介看似「老正」、簡單直接。但演出卻意外地「亂」,此「亂」字兼含褒貶之意——一方面《關》劇打破規則,以混合的形式,講述一個「搞錯晒」的舞台,將三套中英劇寶打亂演出,活潑有趣,令人發笑;但《關》劇的創作內容部分,卻不免讓人對故事主題及劇團的創作方向產生疑惑。

    《關》是一個戲中戲的故事,中間夾雜了錄像演出,補充了舞台敘述的空白情節。例如導演「失踪」,在演出將近的時候才知道團員的創作內容,乍聽不合情理,但錄像補充了導演的行踪,例如他秘密到日本旅遊,表現角色的不負責任。錄像也豐富了對角色的介紹,例如展示團員心聲,表現個別團員的特質,如貪食、太投入角色就會咬人等,令角色的特質更加鮮明,也幫助合理化之後有關的劇情,例如貪食團員在演出前食完整盒朱古力因此睡著失場;演員在台上扮狗太投入追著咬人等。一段舞台演出接一段錄像演出看似混亂,不過湊集而成的片段,卻也模糊了虛構及真實的界線,拉近劇團及觀眾的距離。除了錄像,劇中也有少量歌舞演出,也提高娛樂性;個別唱歌的環節,也展示部分中英團員歌演才藝俱備。總的而言,雖然《關》劇在演出形式上比較混雜凌亂,但演出更加豐富有趣,達到娛賓及展示表演能力的目的。

    而在劇情上,劇情前段敘述比較平舖直敘,但後段正式演出出亂子,令三個經典作品的角色混合在一個舞台,場面混亂,但混亂反而構成趣味來源。例如團員因貪食而失場,第二劇的演員被迫頂替男扮女裝;而因為又要接著演另一角色,其餘兩個團員要為此角快速換裝;而不知何故《禧春酒店》及《相約星期二》的演出次序調轉,令《禧春酒店》的佈景出現在《相約星期二》的演出;在《芳草校園》飾演校監的演員因太投入角色亂入其他劇目,因此《芳草校園》的眾角色要在《禧春酒店》的劇情出現,完成唱生日歌的任務令校監退場。如果仔細思考,劇情犯駁位不少,合理性成疑,但因為後段夠混亂節奏夠快,笑點又密集,觀眾就少了空間思考及質疑每段情節的合理性,更投入享受此劇的趣味。

    然而,《關》雖然有有趣的橋段及密集的笑點,但正如團員的吐糟,此劇究竟要講一個怎樣的故事?《關》劇主題呈現稍覺混亂。如果說此劇為要展示劇團團員的專業精神,克服困難完成演出,要「The show must go on」,但大部分角色,上至導演下至部分團員,展現的卻是怠惰及不務正業,甚至是疏忽職守,例如臨近演出才知道進度落後的導演、快要出場還貪食誤場的演員、中場時毆打其他團員等。只有個別演員,例如小花母親,認真鑽研表現方法,角色設定才稍為討喜。另外,劇情講述團隊即使錯漏百出,已經無法按原訂安排進行演出,還要強行「go on the show」,是否反而是對觀眾不負責任?劇情反而指希望向觀眾解釋的團員反被其他團員說服,無耐地在缺乏主角的情況下強行演出,取態實在令人費解。如果說要展示團隊精神,個別團員的提議被無視,或在錄像中展示近似欺凌的行為(用膠紙包實團員全身),雖然只意在搞笑,但也似乎是對提倡團隊精神的一大諷刺。

    更令人憂慮的是製作格調,這個方向是否「亂」了?。通俗不等於低俗,理解此劇有「娛賓」、「慶生」的目的,性質偏娛樂性,胡鬧的劇情及慶生的歌舞讓人聯想到某電視台的台慶演出,但此都尚可解釋為喜好問題;但不時出現的疑似黃腔及對女性身體部位的強調及特寫,就觀感而言,未免和中英劇團的正氣、温暖的形象不太相符,例如將自家名作《解憂雜貨店》戲稱為《女優雜貨店》,受傷的女演員扭動身體發出奇怪的聲音等,一兩個片段可能無傷大雅,亦可辯解為觀眾過份解讀;但頻率一多,真會讓人覺得是否有意為之。製作當然並非不可以有成人內容,但要問這些成人內容和情節或主題或角色是否有關係,或只純粹是一個笑點?即使製作定位為「瘋狂搞笑的原創喜鬧劇」,但若盲目追求搞笑甚至用上黃腔,對劇團形象不無影響。

    與劇情描述相反,演員們在此劇予人賣力之感,製作也見用心。此劇笑聲不斷,無疑為觀眾帶來歡樂,但也不免令人產生對劇團現狀的疑惑及發展方向的憂慮。此劇名為《關於面對藝術生涯危機的我無意間成為拯救45周年演出勇者的那件事》,但劇團需要的並不是拯救演出的勇者,而是以具水準的編導製作將舞台準備好,提供機會讓具潛質的原石透過舞台歷練被打磨成閃閃生輝的寶石。

    劇名:《關於面對藝術生涯危機的我無意間成為拯救45周年演出勇者的那件事》
    劇團:中英劇團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觀劇場次:2024 年6月22日 晚上八時
    場刊︰連結

    圖片來源:中英劇團

    文章列明作者,歡迎引用、 連結或轉載。

    #關於面對藝術生涯危機的我無意間成為拯救45周年演出勇者的那件事
    #中英劇團 #自由空間大盒 #香港劇場 #劇評

    閱讀全文: 《關於面對藝術生涯危機的我無意間成為拯救45周年演出勇者的那件事》之亂

近期文章


訂閱